公司新闻

  • 首页 公司新闻 李雪健发家史:患癌18年,脖子溃烂痛不欲生,荣誉背后是泪水

李雪健发家史:患癌18年,脖子溃烂痛不欲生,荣誉背后是泪水

2025-03-20 23:38:50



李雪健出生在山东菏泽,11 岁那年,因父亲身份的缘故,跟随家人举家迁往贵州。在那段特殊的岁月里,他目睹了父亲遭受迫害的种种场景,自己也没能幸免于难,多次遭受痛打。“谁都可以骂我们、打我们,我们不能反驳,只能接受。” 这段经历,成为了李雪健心中一段不堪回首的往事,每当想起,都满是苦涩。

16 岁时,李雪健被安排进厂,成为了一名车工。每天,他都要与油污和冰冷的机器打交道,生活单调而乏味。然而,在这个时候,他看到了宣传队和文工团的同事们,他们在厂里宣传、下乡演出,所到之处,掌声雷动,备受夸赞。“当演员是一件很受人尊敬的事。” 这个想法在李雪健的心中悄然种下,他第一次萌生了登上舞台当演员的强烈欲望,因为他深知,只有这样,自己和父母才能挺直腰杆,抬起头来。

机会总是青睐有准备的人。一次,宣传队排练时,需要一个扮演老头儿的角色,演员一时成了难题。李雪健毫不犹豫地毛遂自荐,他叼着烟斗,自信满满地走上台,表演了一段山东柳琴。他的表演精彩绝伦,一曲唱罢,顺利获得了这个角色。从此,李雪健终于登上了厂里的舞台,开启了他的演艺生涯。从最初的死尸、背景等小角色,到后来的 “家丁乙”,再到男二号,他一步一个脚印,凭借着自己的努力和才华,逐渐有了接受掌声的机会和能力,实现了从工人到演员的华丽转身。

努力突破,收获认可

1980 年,李雪健迎来了演艺生涯的重要转折点 —— 参与话剧《九・一三事变》的排练。这是一部将历史真实事件搬上舞台的重要作品,受到了文艺界和社会的广泛关注,选角工作自然慎之又慎。临近排练,演林彪的演员却迟迟未能确定下来。李雪健看准时机,再次毛遂自荐,向导演争取到了这个机会。然而,导演最初只给了他 B 角,也就是替补的角色,主要任务是帮忙走位搭戏。但李雪健并没有因此而气馁,他深知,只要有机会,就有希望。

在那段时间里,李雪健仿佛着了魔一般,全身心地投入到对林彪这个角色的研究和模仿中。他的房间里挂满了林彪的照片,每天一睁眼,就开始模仿林彪的表情和动作,走路、吃饭时,都在努力让自己活成角色本身。剧组里的很多人看到他这副 “走火入魔” 的样子,都忍不住发笑。为了更加贴近角色,李雪健甚至将头发剃干净,并通过饥饿减肥的方式,让自己的形象更符合人物特点。短短一周的时间,他就瘦了 20 多斤,从一个风华正茂的小伙子,变成了一个历经风雨的中年人。

他的努力和付出终于得到了回报,导演被他的敬业精神和精湛演技所打动,决定将他从替补提升为主演。在舞台上,李雪健用京剧身法进行表演,两只胳膊使劲后夹,只为让自己看起来更瘦小。为了演出林彪行至绝境时的悲凉与踌躇,他借助燃烧的火柴来表现角色的内心世界。一根火柴在他手中燃尽,火柴杆变成黑炭,火烧手指,他却纹丝不动,直到最后直接扔掉,发出一声叹息。他的精彩表演,让观众和业内人士都为之震撼。这部戏受到的关注和好评远远超出了想象,刘夫人王光美在观看戏剧后,上台与演员握手,却唯独没有与李雪健握手。事后,王光美解释说:“我不是针对这个小伙子,只是他演得太像了,我过不了心里这关。” 这次的 “被拒绝”,实际上是对李雪健演技的高度认可和褒奖,从此,他逐渐迎来了事业的巅峰。

大红大紫,短暂迷失

《九・一三事变》的成功,只是李雪健事业的起点。真正让他达到事业巅峰的,是 1990 年之后的两部影视剧 ——《焦裕禄》和《渴望》。在拍摄《焦裕禄》时,李雪健为了能够更好地诠释角色,再次开启了自我挑战。他不吃米饭和主食,远离荤腥,每天只吃开水煮白菜,实在扛不住了,就吃点瓜子补充能量。除此之外,他还每天晒太阳、劳动,走访焦裕禄同志生前的好友,深入了解焦裕禄的生活和工作。当他塑造的 “焦裕禄” 走上荧幕时,焦裕禄的妻子看到后忍不住落下眼泪,感慨道:“太像了,他回来了。” 这部电影以 3 毛钱一张的票价,获得了 1.3 亿元的票房,其火爆程度可见一斑。

如果说《焦裕禄》成就了李雪健的事业,那么《渴望》则让他的路人缘达到了巅峰。他在剧中饰演的老实人宋大成,暖心实诚,爱家爱事业,一时间,“嫁人就嫁宋大成” 的歌谣广为流传。据说《渴望》播出时,全国的犯罪率都降低了三成,小偷都回家追剧去了。而在电视剧《水浒传》中,他饰演的 “宋江” 一角,更是将他的演技推向了 “封神” 的高度。宋江这个角色性格复杂,充满矛盾,从走上梁山到接受招安,他既是英雄派,也是投降派,既有江湖人的义气,又有对 “体制” 的向往。李雪健在表演中,将宋江的这些特点展现得淋漓尽致,尤其是在接受朝廷招安时,他率领好汉们跪拜,高高抬起的屁股,将宋江的卑躬屈膝演绎到了极致。电视剧播出后,李雪健的父亲给他来信说:“你把好汉都带到沟里去了。最近不要回家来,见到你就想揍你。” 在当时的文艺界,这其实是对一个演员最大的肯定和褒奖。

名利双收的李雪健,在这个时候却有些迷失了自我。他开始沉迷于酒肉生活,三天一小喝,五天一大喝,成了生活常态。他甚至将这种状态带到了剧组,影响了自己的形象和工作。

留下污点,遭受病痛

在《横空出世》中,李雪健扮演了 “冯司令” 一角。他的演技依旧毋庸置疑,也获得了相应的奖项。然而,他在剧中的形象却受到了一些质疑。一个每天风餐露宿,生活在戈壁与战场上的人,却被他演绎得过于白净,与角色的实际形象不符。这个问题,成为了李雪健心中的一个 “耻辱”,即使多年后谈及这个角色,他仍然对此耿耿于怀。

除了在戏里的 “污点”,李雪健在戏外也有让自己悔恨的经历。当他成为 “偶像” 后,广告商纷纷找上门来。他接下了人生的第一支广告,在广告中,他拿着一盒喉片,说出了 “没有声音就不能演戏” 的广告词。然而,在电视剧《搭错车》中,他饰演的 “哑父” 全程没有一句台词,却凭借着精湛的演技让无数观众为之落泪。一次采访中,记者问到:“您之前说不能说话就不能演戏,现在这种现象,您怎么解释?” 这个问题让李雪健无言以对,留下的只有深深的悔恨。从那之后,他决定再也不拍广告,并且一直坚守着这个承诺。

然而,能打败李雪健的,除了他自己的错误,还有病痛的折磨。2000 年的某一天,李雪健感觉脖子有些不舒服,但他并没有在意。不久后,鼻子里长出了一个疙瘩,并且越来越大。在妻子的陪伴下,他到医院进行检查,结果被诊断为鼻咽癌,且已经到了中晚期。医生建议他住院手术,尽快康复,但他却拒绝了,因为当时他正在《中国轨道》剧组拍戏,他不想因为自己而耽误整个剧组的进度。于是,他选择了保守治疗,上午去医院化疗,下午回剧组拍戏,每天都在演员和患者这两个身份中来回切换。当戏拍完时,他也彻底病倒了。

家人陪伴,重新出发

病情最严重的时候,李雪健的脖子全部溃烂,发不出声音,有时一翻身,就会引起强烈的呕吐和不适。那段时间,他将自己形容为 “一条被摔碎内脏苟活的鱼”,陷入了对人生的深刻思考,甚至一度产生了轻生的念头。然而,是妻子于海丹不离不弃的陪伴和鼓励,以及儿子一封封暖心的信件,让他重新燃起了对生活的希望,决定留在人世,接受治疗。

经过一段时间的治疗和恢复,李雪健重新回到了演艺圈。我们又有机会看到他在荧幕上塑造的一个个经典角色,如张作霖、鲁迅等。在金鹰节上,当胡歌 “打败” 李雪健,获得 “最受欢迎男演员” 时,胡歌第一时间走到李雪健面前,深鞠一躬,说道:“受之有愧!” 这四个字,不仅是后辈对前辈的尊重,更是两代演员之间的接力,象征着艺术的薪火相传。

面对争议,坚守初心

在双男主电影《嘿!老头》中,李雪健饰演的患有阿尔兹海默症的老年人,展现出了教科书式的演技,获得了观众和业内人士的一致好评。然而,在白玉兰奖上,他却连个提名都没有,反倒是黄磊榜上有名。看到这一情况,李雪健的妻子于海丹在网上为丈夫 “鸣不平”,迫于压力,白玉兰方给了一个 “安慰奖”。最终,李雪健对这个奖项没有拒绝,也没有到现场领奖,此事便不了了之。

李雪健发家史:患癌18年,脖子溃烂痛不欲生,荣誉背后是泪水

但在一次节目中,李雪健却遭遇了某十八线演员的 “攻击”。在《开讲啦》节目现场,一个不知名的十八线男演员当众 “炮轰” 李雪健老师 “片酬太高”。在得到李雪健的解释后,他仍旧不依不饶地说:“你不愁吃喝,还在乎这些。” 听到这些话,镜头中的李雪健双眼湿润,原本不想解释太多的他,忍不住讲起了当年那些艰辛的经历。

从第一次走上舞台,到如今获得终身成就奖,李雪健始终没有忘记自己的初心,始终坚守着对表演的热爱。